以爱之名,宠你一生!欢迎来到我的宠舍。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时间:2025-06-15 作者:原始人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必备3篇)。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篇1

一、学生起点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位置与坐标》第二节内容。本章是“图形与坐标”的主体内容,不仅呈现了“确定位置的多种方法、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内容,而且也从坐标的角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平移、轴对称的数学内涵,同时又是一次函数的重要基础。《平面直角坐标系》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他们生活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关注,会有利于学生对内容的较深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可多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二、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

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3、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能力目标:

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情感目标: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以及由点找坐标,反映平面直角坐标系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

2、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3、由观察点的坐标、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说明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

1、横(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的探究;

2、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的总结。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感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假如你到了某一个城市旅游,那么你应怎样确定旅游景点的位置呢?下面给出一张某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怎样确定各个景点位置的?

(2)“大成殿”在“中心广场”南、西各多少个格?“碑林”在“中心广场”北、东各多少个格?

(3)如果以“中心广场”为原点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分别取向右、向上的方向为数轴的正方向,一个方格的边长看做一个单位长度,那么你能表示“碑林”的位置吗?“大成殿”的位置呢?

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个问题中,大家看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

第二环节分类讨论,探索新知

1、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横坐标、纵坐标、原点的定义和象限的划分。

学生自学课本,理解上述概念。

2、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例1

例1写出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顶点的坐标。

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若点A(﹣2,n)在x轴上,则点B(n﹣1,n+1)在()

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

【考点】点的坐标。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点在x轴的条件是纵坐标为0,得出点A(﹣2,n)的n=0,再代入求出点B的坐标及象限。

【解答】解:∵点A(﹣2,n)在x轴上,∴n=0,∴点B的坐标为(﹣1,1)。

则点B(n﹣1,n+1)在第二象限。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四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特征:第一象限正正,第二象限负正,第三象限负负,第四象限正负。

2、已知点M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且在第三象限。则M点的坐标为()

A、(3,2)B、(2,3)C、(﹣3,﹣2)D、(﹣2,﹣3)

【考点】点的坐标。

【分析】根据到坐标轴的距离判断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长度,再根据第三象限的点的坐标特征解答。

【解答】解:∵点M到x轴的距离为3,∴纵坐标的长度为3,∵到y轴的距离为2,∴横坐标的长度为2,∵点M在第三象限,∴点M的坐标为(﹣2,﹣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难点在于到y轴的距离为横坐标的长度,到x轴的距离为纵坐标的长度,这是同学们容易混淆而导致出错的地方。

3.2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测试题

1.点A(3,—1)其中横坐标为XX,纵坐标为XX。

2.过B点向x轴作垂线,垂足点坐标为—2,向y轴作垂线,垂足点坐标为5,则点B的坐标为。

3.点P(—3,5)到x轴距离为XX,到y轴距离为XX。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篇2

总课时:7课时 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八周 上课时间:第十周

第4课时: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2.通过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的问题,能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画坐标 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 交流能力;

2.通过由点确定坐标到根据坐标描点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

教学难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感 受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10分钟,学生自己绘图找点)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以及横轴、纵轴、点 的坐标的定义,练习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找坐标,还探讨了横坐标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

练习:指出下列 各点以及所在象限或坐标轴:

A(-1,-2.5),B(3,-4),C( ,5),D(3,6),E (-2.3,0),F(0, ), G(0,0) (抽取学生作答)

由点找坐标是已知点在直角坐标 系中的.位置,根据这点在方格纸上对应的x轴、y轴上的数字写出它的坐标,反过来,已知坐标,让 你在直角坐标系中找点,你能找到吗?这就是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环节 分类讨论,探索新知.(15分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自己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按照我给出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

(-9,3),(-9,0),(-3,0),( -3,3)

( 学生操作完毕后)

2.(出示投影)还是在这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1)(-6,5),(-10,3),(-9,3),(-3,3),(-2,3),(-6,5);

(2)(3.5,9),(2,7),(3,7),(4,7) ,(5,7),(3.5,9);

(3)(3,7),(1,5),(2,5),(5,5),(6,5),(4,7);

(4)(2,5),( 0,3),(3,3),(3,0),(4,0),(4,3),(7,3),(5,5)。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

分成4人小组,大家合作在刚才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选出小组中最好的)添画。各人分工,每人画一小题。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

(出示学生的作品)画出是 这样的吗?这幅图画很美,你们觉得它像什么?

这个图形像一栋房子旁边还有一棵大树。

3.做一做

(出示投影)

在书上已建立的直角坐标系画,要求每位同学独立完成。

(学生描点、画图)

(拿出一位做对的学生的作品投影)

你们观察所得的图形和它是否一样?若一样,你能判断出它像什么呢?

(像猫脸)

第三环节 学有所用.(10分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

(补充)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0,3),(-4,0),(0,-3),(4,0),(0,3);

(2)(0,0),(4,-3),(8,0),(4,3),(0,0);

(3)(2,0)

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像移动的菱形)

2.在直角坐标系中,设法找到若干个点使得连接各点所得的封闭图形是如下图所示的十字。

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是否正确。

第四环节 感悟与收获(5分钟,学生总结,全班交流)

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找点、连 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

在例题和练习中,我们画出了不少美丽的图形,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把图形放在直角坐标系下,写出点的坐标。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习题5、4

A组(优等生)1、2、3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篇3

第1课时

1.1.1平面直角坐标系(一)

学习目标

1.回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方法.

2. 能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通过直角坐标系,平面上的 与xx,曲线与 建立了联系,实现了 。

2、阅读P3思考得出在直角坐标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

二、新课导学

◆探究新知(预习教材P1~P4,找出疑惑之处)

问题1: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问题2:如何创建坐标系?

问题3:

(1).如何把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建立联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和有序实数对(x,y)是怎样的关系?

问题4:如何研究曲线与方程间的关系?结合课本例子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关系?

问题5:如何刻画一个几何图形的位置?

需要设定一个参照系

(1)、数轴 它使直线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x确定

(2)、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上,当取定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就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它使平面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确定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在空间中,选择两两垂直且交于一点的三条直线,当取定这三条直线的交点为原点,并确定了度量单位和这三条直线方向,就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它使空间上任一点P都可以由惟一的实数对(x,y,z)确定

(4)、抽象概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A.曲线C上的点坐标都是方程f(x,y)=0的'解;B.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方程f(x,y)=0叫作曲线C的方程,曲线C叫作方程f(x,y)=0的曲线。

问题6:如何建系?

根据几何特点选择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1)如果图形有对称中心,可以选对称中心为坐标原点;

(2)如果图形有对称轴,可以选择对称轴为坐标轴;

(3)使图形上的特殊点尽可能多的在坐标轴上。

◆应用示例

例1.已知△ABC的三边 满足 ,BE,CF分别为AC,AB上的中线,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探究BE和CF的位置关系。(教材P4例1)

◆反馈练习

1.两个定点的距离为6,点M到这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平方和为26,求点M的轨迹。

解:

三、总结提升

◆本节小结

1.本节学习了哪些内容?

答: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解决数学问题

学习评价

一、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很好 B.较好 C. 一般 D.较差

课后作业

1. 已知点A为定点,线段BC在定直线 上滑动,已知 ,点A到直线 的距离为3,求△ABC的外心的轨迹方程。

2. (选做题)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三条高线交于一点。

本文来源:http://www.ysr5.com/y/50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