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宠你一生!欢迎来到我的宠舍。

中秋节民俗作文

时间:2025-06-06 作者:原始人

中秋节民俗作文(推荐17篇)。

作文,就是将生活中的见闻、感受描绘出来,将对生活的想像与思考表达出来,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让读者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作文500字(通用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习俗则多种多样,并且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节时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宫嫦娥。金门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妇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设案,桌上摆满佳果和饼食,银烛高燃,香烟缭绕,然后拜月。

中秋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约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焰熊熊,极为壮观。

还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如今中秋习俗,远不如旧时盛行,祭月拜月活动已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唯独吃月饼,仍很盛行,把酒问明月,庆贺美好生活,为远方的亲人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2

太好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又可以吃月饼赏月了。

我们一家人,一起打开一盒香喷喷的月饼,一个个月饼都圆圆的,如同一个个小月亮,咬一口又香又甜,馅也有很多种类,有豆沙味的'、有芝麻味的,还有蛋黄口味的个个都很好吃。

妈妈胃口可好了,吃了一个又一个,要不是爸爸提醒了她,妈妈就要把一盒月饼吃了,而我和妹妹看着妈妈吃,流下了口水,于是我俩你拿一个我拿一个,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吃完月饼,我和妹妹嘴上都沾了渣渣,我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见我和妹妹吃完了,爸爸和奶奶也吃了起来,没过二十分钟一盒月饼就被我们吃完了。

吃完月饼,我们又吃起了奶奶已经准备好的饭菜,饭菜可丰盛了,有小龙虾,有多宝鱼,还有鱼圆等一些我们都爱吃的菜,虽然我们都吃过月饼了,但还是吃了很多菜。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过中秋节,胃口特别好。

吃完饭,我提议说:“我们一家一块去散步消化消化,还可以赏月呢。”我的提议得到了家人们的赞同,于是我们手拉手边散步赏月,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如同一个圆盘一样,皎洁的月光不仅洒在了大地上,还洒进了我的心里。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中秋节。

一路上,我们碰到了许多像我们一样边散步边赏月的一家人,这可真是“天上月儿圆,地上人团圆”啊!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3

刚刚开学就迎来了传统的中秋佳节,由于最近一直奔波于苏州上海之间,所以我决定留在了学校度过高中学习中的第一个中秋节。下午的时候就听说我们要自己做饭,然后和汪老师一起吃月饼赏月,在忙碌中就到了晚上六点多,师妹来了,匆匆地催我们,汪老师已经去了,快点吧。等到的时候,看到了偌大的桌子上,摆满了菜,连碗筷酒杯挤在空隙里,丰盛的大席。真的感叹,现在的体育系师弟真厉害,这样的一桌菜都能给做出来,且色香味俱全,体育出生的男生找女友时要更加的抢手了。赏月的环节大家比较八卦,调侃了身在美国的郭强博士,并给他传递了中秋的祝福,并向他炫耀我们吃到了汪老师珍藏的冰月饼。

欢声笑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汪老师和善可亲、幽默风趣和率直真诚,这与平时的雷厉风行、严格要求和精益求精的风格完全不一样。都说做汪老师的学生很苦,很累,而也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更何况人都是有惰性的,自觉得偏向悠闲安逸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又很容易让我们“停滞不前,被生活所累的`”。一件接一件的事情锻炼了我们处理事情的能力和效率;一个个挑战性的任务在撞击我们的能力底线,让我们不得不从头开始学起;一次次的修改培养了我们追求完美、凡事做到让自己满意,负责的态度。我发现汪老师这里有我永远也学不完的财富,能再次成为她的学生我感觉的是幸福。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4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我们依然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月圆人也圆。

一大早“咚咚咚咚咚咚”我被一阵敲门声所吵醒,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门,心里乐开了,扑在叔叔的怀里,婶婶也回来了,姐姐跟着婶婶,一家人住在遥远的北京,我赶忙为他们泡茶,不一会功夫大人们都已经忙碌起来,哦,原来大家都在做月饼和美味佳肴,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这一天的到来,我期待已久,忽然一阵肉香扑鼻而来,使我更加的饥饿,凑上前一看使人垂涎三尺。我赶忙帮着家人们包包子,不一会儿,一锅热腾腾的肉包子就出锅了,看着圆滚滚白花花的热包子,跟这轮明月好像呀,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中秋节要包大包子了,没到一分钟,我就把一个大包子给吃没了,弄得满嘴都是油。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佳肴,品着亲手制作的月饼,其乐融融,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呀!尤其对于那些远离故乡的人,能够团聚在一起,这是梦寐以求的事。我喜欢这个欢乐的时刻。看着那礼花冲到天空,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与月亮相融合,显得更加美丽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相互祝福着,表达着内心的祝愿。

晚饭过后,走出家门抬头望着月空,月亮圆圆的亮亮的挂在天空,让我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心里温暖极了!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5

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这一天的晚上天空中有一轮皎洁的圆月,这便应了那句俗语:“中秋月儿圆又圆”。而今年的中秋节更是令我陶醉不已。

一早,妈妈便将我叫起来,让我帮忙做家务……于是,我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下,乖乖地干起了家务。妈妈一会儿让我干这,一会儿让我干那,累得我满头大汗。不过,没过多久,我的“救命神”来了,大姨和爸爸进门放下手中的水果立刻过来帮忙。我不由得喊了一句:“!我终于解放了!”我像脱了缰的小马驹一样飞快地冲出家门,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直到爸爸一声“开饭啦!”我才像一只饿狼那般跑回家。

一进家门,桌子上的一幕令我惊呆了,满满一桌子美味佳肴,真是令人垂涎三尺啊!我急忙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哇!真香!”小侄子流着口水喊了一句,把全家人都逗乐了。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聊,好不热闹!

晚上的中秋节更热闹!吃过晚饭,我们全家人决定驱车去青春湖游玩。一路上,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犹如一条银色的长龙,又似一个光明世界。路两侧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在美景相伴下,不一会儿就到了我最喜欢的青春湖。跷跷板、荡秋千、看夜景……在欢歌笑语中我们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回到家,我们全家人开始赏月,看着这皎洁的圆月有时似玉盘,有时似月饼,有时还似一个银环。那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像给大地穿上了银装……

我珍惜去年的中秋,更喜欢今年的中秋。这真是一个令人陶醉的中秋节。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6

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就是中秋节,那一天夜晚,家家都吃着月饼,抬头赏月,那天的月亮特别的圆,如一张金黄的饼。

在八月十五日,爸爸、妈妈和我在一起吃着晚饭,晚饭过后,我们拿出一大盒月饼,那个包装月饼的盒子十分漂亮,一张硬纸板做成的盒子,盒子上用塑料纸贴着,红红的、黄黄的,在灯光下还会不停地闪烁着,特别华丽。我想:里面的月饼也一定很好吃。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箱,里面是一个个油滑滑的月饼,月饼的外面竟然还有一张透明的塑料纸包着,从包装纸外往里看,这月饼的形状有圆的、方的、多边形的······我撕开包装纸,月饼的香味一下子从中跑出来,跑进了我的鼻子里,跑进了爸爸、妈妈的耳朵里,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说:“这个月饼真是有点儿难吃,就是着月饼里面的馅是水果味的,是我最不喜欢吃的,我只喜欢豆沙、椒盐、瓜子仁、花生仁这种月饼。”我一口吐出了月饼,而爸爸和妈妈却吃着月饼,还有说有笑的。我飞快地跑到窗前看着月亮,这个月亮还真美丽,金黄色的,就像刚出炉的包饼一般,被烤得金黄金黄的,看着就像吃。月亮上还有无数个环形山,大环套小环,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这月亮真是圆,圆得就像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一样。

中秋节的月饼让我很失望,但是中秋节的月亮真是美啊!让我赏心悦目。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7

中秋节,在这个美好的日子,我们一家人坐在楼下的小亭子里吃饼、赏月。

我看了看桌上摆着的月饼、糖果、瓜子、桂花糕说:“咦?这桂花糕都有了,怎么不见桂花酒呢?”妈妈抬手看了看手表说:“这个时候上哪儿去找桂花酒?”爸爸想了想说:“要不用啤酒代替吧?”“不行不行!中秋节怎么能喝啤酒呢!”我马上表示反对。“中秋节怎么不能喝啤酒呢?”爸爸反问道。“这个……这个……”我一时哑然。

这时,一阵凉风习来,下起了阵阵桂花雨。啊,真香!我沉浸在这一片芳香之中。看着落在地上的桂花,“有了!”我赶忙捡起几朵桂花,放进一杯啤酒里,再搅拌一下说:“成功了,你们谁要喝?”大家都沉默了。

看来这个办法失败了,我倒掉这杯“桂花酒”,重新倒上一杯啤酒。我再次灵机一动,把一块桂花糕放进啤酒里挤碎搅拌。爸爸尝了一口说:“还不错。”我得意地笑了起来。

这时,奶奶指着天空说:“看,月亮出来了。”我连忙向天空望去。果然,天上挂着一轮皎洁的明月,原有的一丝云雾也在月光的照耀下悄然离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点缀着漆黑的银幕。

虽然皎月没有朝阳的光芒万丈,但有它的恬静优雅。

微风中起舞的桂花伴随着明亮的圆月,我暗叹:好一个花好月圆!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8

前一次中秋情景犹历历在目。站在天台望去,一轮清朗的圆月静静悬挂着,散发出的光晕,晕染了云朵,那么晶莹剔透,像玉盘边的银饰。晚风习习,拂来泥土芳香,和着月饼柔腻的口感,融入睡梦。

不料这次中秋还未等来垂涎已久的月饼,“莫兰蒂”仓促来袭,又匆匆离去,只将树木连根拔起,顺势带走了莹润的圆月。哥哥的机票改签,只能换坐动车票,提前一天到家。“没给老板请假就偷跑回来了。”他边笑边捋湿润的发丝。“还以为你不回来了。”我笑着拿他的包,翻出零食来对半分着吃。“你就想着我的零食吧”?”他抢走大半还不忘讽刺。“你吃的最多。”

“妈呢?”“领月饼去了。没月亮都不像个中秋啊~“”我人都回来了,怎么不像个中秋?昨天早上六点起来抢的票呢。”……行行行,我的错。”不久,妈妈提了盒月饼回来,我忍不住发声:“妈,我先吃一个!“”不行,吃完饭再吃。“妈妈不予回应。好不容易软磨硬泡拿了个莲蓉双黄,一想到又需要对半分就心有不甘。不想哥哥拿了刀叉小心翼翼地切出蛋黄,又把莲蓉递给我。咬着甜丝丝的莲蓉,想着我以往吃莲蓉双黄时,好像也是这样。我不喜欢蛋黄的.腥味,哪怕是咸蛋黄也厌恶。吃荷包蛋也要细细切分开来。偏偏又喜欢莲蓉,小时候就缠着他帮我挑出蛋黄。到现在我倒有点小小的愧疚,小小的感动,裹着甜腻的莲蓉滑落心间。

爸爸临时出差,妈妈又不喜欢甜腻的月饼,到头来只我和哥哥分着吃。虽没有圆月供赏,哥哥的归来让家里洋溢着中秋的氛围。虽只是短短一聚,也足以令亲人之间雀跃不已。台风袭击的中秋,仍是个美满的中秋。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9

传说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因被人威胁,无奈之下吞下了仙丹,从此只能一人孤独的住在月宫中。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桌上摆放了她平时爱吃的食物。从此便有了中秋节。

在我的家乡-广东,也因中秋将至的缘故变得分外热闹。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去月饼店买月饼的,步伐轻快;也有的是从外地回来的,开着半新的小车路过,拼着老命摁烂了喇叭也叫不开车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索性开了窗,用有些湿润的`目光贪婪摩挲,吮吸着久违的乡景。

迈步进入月饼店,只能看见大人们的后背,四周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却仍有人不断地挤进来。

夜幕降临,天空变成了墨汁般的颜色,只能看见那玉盘般的月亮和隐约的星光。爸爸将月饼放在盘中摆上了各式各样的水果,又插上了三根香。清幽的月光照在月饼上,更增添了几分食欲,让我垂诞三尺。轻烟弥漫在阳台中,恍惚间,竟不知在何处。“以前每逢中秋,家家都要供月神,希望有好收成。现在虽然不种田了,但这是家乡独特的风俗,要传承下去。"我听后若有所思。

三根香都燃尽了,我早已迫不急待地伸出手,抓起一个月饼就护在怀中,生怕别人抢走了。爸爸有些好笑地说:"又没人跟你抢,月饼多的是肯定让你吃个够。"虽然爸爸这么说,但我仍是小心地护住月饼。妈妈说我打小就十分护食。直至月饼被我大块朵颐了一顿后,才心满意足的擦子擦嘴。"来喝杯茶。爸爸招呼我过去。在广东,吃完月饼是要喝茶的,可以清肠胃。四周雾气腾腾,洁白纯净的圆月显的格外明亮。

中秋供月,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心愿包含着美好寓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应当继承并发扬。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0

对于几十年前来到美国的老一代移民家庭来说,不少人还保留着从前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风俗较多的广东潮汕一代,中秋拜月的习俗更是必不可少,在这个中秋佳节,在此祭拜月神是不少广东老移民的保留仪式。

中秋节在中国有不同的意义,几十年前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移民家庭更是把这种多元的文化带到美国,几十年来保留着他们的传统。与新一代移民不同,老一代的移民将中国的文化继续保留了下来,沿袭传统习俗和节日成为他们与中华文化重新连接的`神秘接口。

上世纪80年代从广东中山来到洛杉矶的黄先生(化名)一家4口已经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两个儿女已经长大成人而且也成了家,现在还有两个孙女。在圣盖博谷阿罕布拉拥有一个三居室的房屋。逢年过节,这里就成了一家人团聚的重心地。黄先生和黄太太计划在这个中秋节继续拜月的习俗,当皓月初生,黄太太就会在院子里的草地上设下祭台,点上香和蜡烛,摆满水果和月饼作为祭礼。

这是广东人的一个传统,为了祈求福泽,全家人在月光下祭拜完月神之后,大家就会将祭过月神的祭品一同分享。黄太太说,在这个日子除了祭拜月神还要祭拜祖先,所以家人都要在自家的祖先牌位前用香祭拜。祭拜之后一家人再聚到一起吃月饼、石榴和芋头。

黄太太说,黄家30年来一直这样过中秋节,家庭成员不断增加,有了女婿、孙女,现在又有了儿媳,将来可能还会再添孙子、孙女。她说,不知道儿女是否会将传统沿袭下去,但是作为老人还是希望儿女不要忘记祖先和自己的根。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1

今天中秋节,我就早早的起床了,穿衣服、洗脸、刷牙已全部做好了!

我好了以后发现爸爸不在家,就问妈妈爸爸在哪?妈妈说爸爸去接爷爷奶奶了,让她们跟我们一起过中秋节,我听了以后很开心,就坐在沙发上等着爸爸回来,不久弟弟也醒了,然后爸爸就打电话让我们下楼,到了地下室停车场就见到爷爷奶奶坐在车上在吃早饭,爸爸也给了我一个香肠包,我就开心的吃起来,很香!吃完后我们就开车出发去玩了!

我们坐车坐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清明上河园,爸爸先去停车场把车停好然后又去买了门票,在园区门口有一座桥,桥的上面有嫦娥和她的玉兔还有两个大月亮,我和弟弟去桥上玩,妈妈给我们拍照流影!爸爸买了门票后我们就进园了,我们先找到了一个长滑梯,我和弟弟就跑上去玩了一会,然后爸爸说前面有表演我们就过去到观众席坐下等表演开始,过了一会儿,岳飞枪挑小梁王表演开始了,首先是几个人骑在马上和另一个人决斗,还表演了绝技单腿骑马和站在马背上骑马,一开始是两个人边骑马边打,后来变成了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表演非常的精彩!然后还有放箭、开炮、结束的时候还有水喷了出来,非常的好看!看完表演我们找到了一个游乐场,里面的游玩项目非常多,我们一直玩到下午三点多,爸爸说又有一个表演东京保卫战开始了,我们就赶快跑到了观众席坐下,表演非常的精彩,宋城的众将士合力守住了城门,打退了敌军!表演结束的时候已经四点多了,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今天真是收获满满有开心的一天!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2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传说,后羿和嫦娥一起生活在人间。一天,嫦娥在河边洗衣服,看见河水中自己的倒影,发现自己老了。于是,后羿去昆仑上找王母娘娘求了长生不老药。王母娘娘很感谢后羿射死了九个太阳,拯救了人类,于是赐了两颗药丸给后羿。人服下一颗药丸可以长生不老,如果服下两颗便会升天成仙。

可是,这个事情被后羿的徒弟逢蒙知道了,逢蒙便起了坏心眼想要偷药。一天,逢蒙乘后羿带其他徒弟出门打猎时,逼迫嫦娥交出药丸。嫦娥见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便把两颗药丸一起吞下,飞到了月亮上。

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去钱塘江观潮。钱塘江地势呈喇叭形,潮水涌来的时候,铺天盖地般的.壮观。在钱塘江,每一次中秋节期间,都是人头攒动,水泄不通。

另外,赏月也是必不可少的节目了。李白曾写“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还有其他诗人也写过很多的关于月亮的佳句。每到中秋这一天,月亮都会特别的圆、特别的亮。在宁波还有一句老话“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所以,很多人也会选择十六这天晚上,准备好新鲜的水果还有月饼,挑一个空旷的地方,凉风习习,一边赏月一边谈笑。

中秋,也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亲戚们会这天聚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饭、喝喝茶,看望老人。远离家乡的游子们,如果回不来也会打个电话报报平安。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3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承了近千年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世界人的心中,它的地位是母庸质疑的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人开始质疑,何为中秋?

爷爷奶奶都出去了,留我一个人在家,无聊至极的看着新闻联播。眼睛微闭,困倦之意不可抑制,脑袋向旁边斜去。那是什么?墙角有一些在略微泛辉,哦,是亲戚好友送来的月饼。

在原来,过节时是没有人锁门的,东家的月饼刚送来,西户的刚炸的油饼便迫不及待的送来尝尝鲜。而现在,在钢筋水泥筑建的深林里,大门紧锁,人心莫测。我们锁住的岂止是门?我们中华民族发展了上千年,是否,也丢掉了一些东西?

“铃铃铃。”电话声响起,我急忙去接,下意识的说道:“快递请放在东门。”

“什么快递?”那带有磁性的声音响起,浑厚低沉,只有我知道,我期盼了多久。

“家里都还好吧,爷爷奶奶怎么样?”

“好,都很好。”我抽噎着答,妈妈自我小时候就……我和班里的同学一直不合群,仿佛,我不存在一般,我的`话,从没有人听!爸爸在外地打工,我本以为家庭一切安好,直到爷爷晕倒在医院里……我才知道,我必须长大了。

挂了电话,再看那一箱箱外形及其华贵的“工艺品”,呵,不吃也罢。

就连几千年的文化,也在岁月的磨蚀下只剩下了躯壳了吗?

何为中秋?何为月饼?仅仅,是色香味吗?

在岁月的镰刀下,一切都会变得不重要,吗?

我的书还没背。

我也没有吃月饼。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4

我家乡中秋节的习俗

中秋节到了,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5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是中秋节,据说,这一天月亮像个球一样在天空。

我们一家来到三外公家,只见小伙伴来欢迎我们,大家看人齐了,便开始发红包、抢红包,而我,和小伙伴们做游戏,我们做游戏的时候,不时传来“嗖嗖”的声音,我们商量好了,来玩捉迷藏,用石头剪刀布来一决胜负,输的人当捉藏起来的人。

游戏开始了,这一轮该弟弟来捉我们,弟弟倒计时20秒,我和小表叔藏在客厅,客厅里到处是大人,所以,我们藏在一个角落里,免得被发现,而姐姐在床边蹲着,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了,现在是弟弟闪亮登场,弟弟一出来就左瞧瞧,右瞧瞧,生怕自己错过了我们,只见他进房间看了看,突然,他发现了一根长头发,就怀疑姐姐在房间里,于是,他立马向床边走去,就找到了姐姐,现在,就剩我俩了,弟弟又开始找人了,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他想:会不会在人多的地方呢?于是,他到客厅里仔细寻找,我们看见了他的.身影,立刻从另一条路走了,我和小表叔藏在厕所里,厕所传出一阵阵臭气,快把我们俩熏晕了,但是没办法,我们俩冲进厕所里,把鼻子捂住,弟弟又想:他们到底在哪儿呀?这时,我和小表叔出来,弟弟一看到我俩就问我们去哪儿了,话音刚落,我说明了事情的整个过程,弟弟说:“怪不得我找不到你们。”

晚上,月亮升起了,我们都看那圆圆的月亮,这时,开饭了,我们吃着糍粑和鱼,吃完后,我们又开始吃月饼,吃完了月饼,我一个人坐着小板凳,看着月亮,夜神了,我们该回家了我真希望再看一会儿月亮。

今天,可这是个快乐的中秋节。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6

我家住在一个河北小镇,大门大院大平房,而且当时爷爷奶奶和爸妈家住一个院的,两间房,共走一个大门。那时每年中秋节一家人都在一起过,节日晚上的九点多钟,一轮圆月升起来后,爷爷奶奶就会搬出个桌子放到院子中间,再摆上几样水果和一盘月饼,水果有西瓜、葡萄、沙果等,摆上满满一桌。接着正式的愿月 仪式开始,也就是年轻人给月亮磕头祈福,在月下许愿。拿出个椅垫铺到院子中间,然后我们几个年轻人开始按年龄依次朝着月亮的方向磕头,都磕完了,我们大家就开始享用桌上的水果和月饼了,当然,吃之前要揪下一粒葡萄冲月亮的方向远远的扔出去,那意思就是给月亮吃了。记得小时候中秋节的晚上,天气就挺冷了,往往我们都是边吃东西边冻的瑟瑟缩缩的,然后就赶紧搬桌子端盘子回到屋里。

后来,只要每年中秋节我们能聚到一起,仍然会在节日当晚延续这样的习俗,当然,我们队伍也在渐渐壮大。

中秋节民俗作文 篇17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赏月:在中秋节,家乡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等月亮出来以后在桌子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要先敬月亮神之后一家人才能吃月饼。

吃月饼:家乡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已成为家乡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本文来源:http://www.ysr5.com/y/50557.html